学历教育

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模板快收藏

来源: 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:37

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模板快收藏

http://www.hteacher.net 2022-09-28 18:01 中国教师资格网 [您的教师考试网]

职业理念是历年来综合素质的试卷中必考的考点,分值大约占试卷总分的15%,不仅会在选择题中进行考查,还有一道针对职业理念进行考查的材料分析题,因此,要求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理解这部分知识,还要能够准确地在试卷上呈现出来。那么,都包含哪些内容呢?考题会如何考查呢?

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生观

学生观,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“两独一发”。以下就是对此的详细解释~

1.学生是发展的人(发)

第一,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、阶段性、不平衡性、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。

第二,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。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,是有培养前途的,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,是可以获得成功的,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。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,将学生完全否定,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,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。

第三,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。作为发展的人,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,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。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,是不是能学得很;是不是能健康成长;是不是幸福欢乐;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。

2.学生是独特的人(独)

第一,学生是完整的人。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,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。在教育活动中,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,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,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。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,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,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,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,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。

第二,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。教育的生机和活力,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。它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,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,追求完全趋同,整齐划一的弊病,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。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,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,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内各有所长、有所成就的人。

第三,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,学生的观察、思考、选择和体验,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。所以,“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,把孩子看做孩子”。教师在教学中,往往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,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,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,伤害学生的心灵。

3.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(独)

第一,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,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,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,要客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,把学生当作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,当作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来看待,因势利导的去施加教育,推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。

第二,学生是学习的主体。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、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,是学习的主人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。

第三,学生是责权的主体。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,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,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,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、对生活、对自己、对他人负责,学会承担责任。

总之,学生是发展中的人,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;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,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;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,要尊重个性,承认差异,因材施教。

题1.陈老师说:“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,学习上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,我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。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( )。

A.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

B.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

C.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

D.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顺序性

【答案】D

解析:根据题干描述,陈老师的说法体现了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,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;同时又看到了学生在同一方面或者不同方面发展时速度不是匀速的,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;同时要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,尊重阶段特征,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,促进每位学生成长成才,体现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;因此不恰当的是选择 D,因为没有体现学生发展的顺序性。

推荐阅读:

教师资格准考证打印入口

教师资格准考证打印时间

教师资格准考证打印流程

教师资格报名时间

<上一页1下一页>

    相关文章

    上一篇: 江门市教育局2020年下半年申请认定高中、中职教师资格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须知
    下一篇:绍兴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证案,查获伪造证件万余本

    Copyright ©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2024082774号